農村廣播作為一種傳播媒介,能夠傳播信息、輿論監督、提供娛樂等。從建國到1957年開始,農村有線廣播的社會功能可以概括為集體的宣傳員、鼓動員、組織者。從50年代中期起到“文革”期間,農村有線廣播發揮的主要是政治功能、宣傳功能。“文革”結束至90年代初期,農村有線廣播的各項社會功能逐步恢復,政治意味消減,并突出了經濟建設功能。農村有線廣播緊扣農民的需求,精辦節目,因而收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,基本上發揮了傳播信息、宣傳整合、提供娛樂等多項功能,是建國以來農村有線廣播社會功能發揮的一個時期。農村有線廣播在上世紀50至80年代一直是農民信息來源的主要渠道,在中國農村改革、包產到戶重組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,當時可村村通廣播,鄉鄉有放大站,并有專人負責維護。
進入20世紀90年代,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和鄉鎮政府體制改革,農村廣播逐步走向了衰敗。90年代中期,農村廣播癱瘓。90年代后期,隨著有線電視網絡的興起,各地廣播電視部門紛紛組建了自己的有線電視網絡,并迅速的延伸到廣大農村地區,當地廣電部門工作都向有線電視轉移,對農村有線廣播的投入逐步減少,導致了全國只有個別地區保留了農村廣播系統。
隨著農村經濟體制和生活生產方式的變化,農民獲得了生產自主和生活自由度,農村基層組織影響和服務農民的手段、渠道卻越來越少。特別是行政村撤并后,村子大了,地域廣了,人口多了,事務雜了,要求高了,村民大會卻開不了,上門工作又不方便,這時農村廣播室成了基層組織管理事務,農民群眾了解村務的重要渠道,對發展農村民主政治、應對農村突發事件、促進農村社會穩定有著重要作用。
5.12特大地震災害,廣播成為很好的傳播渠道,災區的民眾時時聽到來自來自各級政府的聲音,廣播保障了抗震救災中秩序的穩定,信息的凝聚,合力的形成,可以說大地震中的廣播信號就是不間斷的生命線。與此相似的還有2008年年初的雪災,也同樣也使 [1] 廣播發揮了它的重要作用,廣播成了被困在高速路上的司機和深山里的農民的強大精神支柱。
農村廣播作為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,肩負著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、鞏固發展意識形態的重任,因此,農村廣播的存在很必要。目前,農村廣播在傳播實效性方面比電視傳播更快、更便捷,無論哪里發生新聞事件,只需打電話到電臺,馬上就能口播出來,也可以采用新聞記者現場播報的方式,這些優勢是目前有些電視臺無可比擬的。農村廣播不但承擔社會宣傳的作用,同時,還是黨和政府的喉舌,是社會的主流媒體,肩負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。
本站部分文字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犯,請及時通知,我們會盡快處理!